讲好普通话,写好规范字。

存志气 具勇气 树正气 求大气


热烈祝贺我校获得上海市少先队鼓号大赛团体一等奖

热烈祝贺我校获得“徐房-汇师杯”优秀校本课程设计奖

龙南小学“学生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”实施方案

热烈祝贺我校教师团队并评为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

首 页 | 校务公开专栏 | 校园动态 | 学校概况 | 招生入学 | 教育收费 |师资队伍 | 德育工作 | 校园安全 | 党建工作 | 工会专栏 | 文明在线 |
· 10月防病小贴士
· 开学家长指导手册
· 9月防病提示
· 2017.6.6爱眼日宣传
· 6月疾病提示
· 【健康微讲堂】红药水、紫药水……记忆中的消毒药水去哪了?
· 5月防病提示
· 戒烟健康知识讲座
· 口腔保健知多少
· 猩红热的预防
· 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
· 2016年全国爱牙日主题
· 儿童牙外伤的预防和治疗
· 口腔健康和龋齿的预防
· 定期口腔检查,远离口腔疾病
· 20种提神醒脑抗疲劳的小方法
· 吃早餐的必要性
·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
· 防蚊灭蚊宣传知识
· 乙流的预防
  首页 > 学生工作 > 健康促进 > 健康园地

分享:家长需要学会尊重自己的孩子
2017-10-31  作者(来源):龙南小学

【分享】家长需要学会尊重自己的孩子

家长需要学会尊重自己的孩子     

  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,很多家长往往没有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个体来看待,对孩子缺乏足够的尊重,很多涉及到孩子的决定,父母通常都没有征求孩子的意见。在家长这种一言堂式的家庭教育下,孩子要么变得非常听话,要么激起强烈的反抗,对孩子的成才无益。

  比如,很多父母常常会在小客人临走时,直接把他拿在手边的玩具送给他,似乎这样才算尽到了作主人的责任。准备一些小东西给小客人带走,原本是无可厚非的事,但是如果强拿自己孩子的玩具送人,却有不妥之处。因为这么做,不但会使自己的孩子愤愤不平,对那位小客人来说。也不见得好,说不定还会因而养成他到别人家作客就理直气壮地要东西的习惯呢!

  有这种习惯的父母多半待人十分客气,对朋友非常礼遇,也可能是宁可委屈自己让别人高兴的人。尽管让小客人带走东西是出于好客、疼爱孩子的一片善意,但如果善意过度,是会造成不良影响的。

  对自己的孩子来说,玩具是他的所有物,只有他的所有权得到尊重,才能学习尊重别人的所有权。如果经常剥削他的所有权,勉强他“让”别人,有些孩子可能会因而变得怯弱、事事忍让、不敢与人争。这是出于害怕和压抑的表现,而非发自内心对别人的尊重,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。对别人的尊重乃源自于内心对自己的尊敬和喜爱。所以,家长需学会尊重自己的孩子,培养孩子的自尊心。

  孩子需要父母尊重他是独立的个体,而非父母的附属。他的思想、感受、所有物都需要成人的尊重,例如:在他专注一件事情时,不去打扰他,便是一种尊重,叫唤他时,口气轻柔些,也是一种尊重;动用他的东西时,当然也应先征得他的同意。或许,有些父母会认为,孩子的东西还不是父母花钱买的,何必要经过他的许可呢?可是,这些点点滴滴的尊重所带给孩子的自我价值感,对孩子的一生却是非常重要的。

 父母也要培养尊重自己的习惯。有些妈妈把先生、孩子、亲戚、朋友等任何人的需要都看得比自己重要,总认为自己委屈一点没有关系。于是,专吃家人的剩菜剩饭、舍不得给自己休闲时间,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等等。如果有这种倾向,父母应该告诉自己:“我的需要和别人的需要一样重要,我也是值得被尊重,需要被照顾的人。就像切蛋糕时,不要忘了也给自己留一份。”

  我们一定不希望孩子在学校里老是受人欺负,不知道保护自己,也不希望孩子长大后习惯于过分委屈自己,那么,我们是否应有尊重孩子的权益与维护自己合理权益的身教呢?若有小客人来访。不妨事先让孩子作好心理准备。征求他的同意后才把玩具与客人分享,在玩的过程中也不要勉强他忍让。同时可以向孩子保证只是借小客人玩,不会让他把玩具带走,这样,孩子才能更放心地“借”。

尊重的含义

  尊重≠顺从,尊重不是溺爱,不是什么都让孩子说了算。尊重的基础是平等,在尊重孩子的同时,也要尊重自己。尊重孩子是指,尊重孩子的生命、尊重身体、尊重思想、尊重感觉、尊重动机,但不一定顺从行为。

  中国传统理念里,孩子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,所以好孩子要听妈妈的话,否则就是大逆不道。西方的说法,孩子是上帝暂时寄放在这里的一个独立的生命,因此作为家长,你没有权利去操控他,让他按你的意愿去生活。父母无可选择,孩子同样无可选择。在让孩子尊重我们的同时,我们也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需求,尊重孩子的意愿。

尊重孩子的感觉

  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外向,有的家长希望孩子能谦让,有的怕孩子被欺负。其实,内向的孩子不一定不快乐,敢于维护自己利益的孩子未必做得不对,看似被欺负的孩子可能根本没有这种感觉。因此,当家长试图去干预孩子的行为时,一定要先问问孩子的感觉,从孩子的需求出发,尊重孩子的意愿,切忌为了自己舒服而强行改变孩子的行为。

感觉没有对错

  感觉没有对错,我们有体验快乐的能力,同样也有悲伤或者愤怒的时候。情绪没有对错,感觉没有对错,真实最重要。但感觉和行为却有着最直接的联系。好的感受才会有好的行为;要让孩子有好的感受,秘诀就是接受孩子的感觉。

  常见的做法:

  否认孩子的感受,尤其是负面感受。我们尤其不允许孩子哭,一看到孩子哭,马上想办法制止。

  否认感受的后果:

  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的否定时,会感到困惑和愤怒。这也是在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,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。

  当孩子说的话让家长生气或焦虑时,接受孩子的感受就变得很困难。“我不喜欢妹妹”、“我的生日宴会很没意思(前提是,你为此费了很多心思)”、“我只迟到了2分钟,老师就不让我进教室,我快气死了”、“我讨厌你,妈妈”。听到孩子这样说,你通常怎么回应?“你怎么能这样想”,这种很容易说出口的话,孩子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?亲子沟通会有什么结果?

  “我累了”、“我热”、“这个电视节目真无聊”、“小燕子太可爱了”。当否认孩子的这些感受时,对话最终演变成了争吵。改变自己,最有效的做法就是:站在孩子的立场,理解他们。我们经常要求孩子换位思考,其实我们首先自己要学会换位,给孩子一个榜样。

与孩子产生共情

  忽略孩子的感觉有

  否定感受(不值得);

  讲大道理(想开些);

  合适的做法有

  提问(怎么会这样?);

  偏袒对方(他可能不是故意的);

  过分同情(你真可怜);

  产生共情(是啊,你此时心里一定很难过)。

  与孩子产生共情,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。但是我们不是天生就会说共情的语言,因为它不属于我们“母语”的一部分。我们大部分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,都有感受被否定的经历。为了能流利的说出这种接纳他人的“新语言”,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操练。

帮助孩子面对感受

  全神贯注的听;

  用“嗯”“哦”来回应他们的感受;

  说出他们的感受;

 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。

  在所有的技巧中,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,当孩子和你说话,你嘴上说在听,其实眼看别处,手里还在忙着其他事情,所有的非言语信息都在告诉孩子,你心不在焉。孩子会由于不被关注而感到气馁、沮丧,从而放弃和你诉说的想法,你们的隔阂也由此产生。当你放下所有的事情,真正倾听孩子的叙述,孩子就能容易的表达他们面临的困境。耐心的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感受,孩子会慢慢回复平静,继续正常的生活,甚至很快回归到儿童的快乐中去。相反,当孩子被提问、责怪、建议的时候,很难有清晰的思路和积极的态度去想问题。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被磨灭。如果你实在忍不住沉默,就用简单的回应代替提问和建议:哦,是这样啊。

  很多家长着急自己的孩子表达能力不够,可能就是你过于着急给孩子建议,以及过早过多的提问。简单的回应,孩子能在叙述的过程中,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,从而有可能自己找到解决办法,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。当孩子不能用准确的词语表达时,家长要帮助他们识别此时的情绪是什么,帮他们用准确的词汇表达。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。因为我们很多成年人从小生长在一个不鼓励、甚至责备我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觉的家庭里。我们一旦表达情绪,会被认为“事多”,会被指责。于是我们学会的是,表达愤怒、失望的情绪是不对的,我们学会的是压抑情绪,进入成年,我们习惯去否认自己的感觉,尤其是负面的感觉。

  在孩子身上,我们不自觉的复制父辈的做法,不允许孩子难过、伤心、愤怒、讨厌,甚至让孩子用坚强来掩藏负面情绪。其实,充分体验情绪,尤其是负面情绪,是对过去的一个告别。《心理访谈》中经常创造机会让来访者表达那些埋藏已久的情绪,当情绪释放后,创伤自然就疗愈了。

  情绪没有对错,但行为却可以选择。孩子要吃不卫生的东西,买超出预期的玩具,讲道理是没用的。如何既照顾到孩子的情绪,又能不让他大哭大闹呢?方法之一是:用幻想的方式满足他们的愿望。例如:孩子在幼儿园门口看到路边小吃,非要闹着买,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,当然拒绝了孩子的请求。孩子一路哭回家,家长也气急败坏。这时,家长可以这么说:那小吃虽然有点灰尘,可是味道确实不错。我真希望我能做出一种既卫生又好吃的东西,让你吃个够。还可以在合适的机会和孩子商量,小吃很好吃,可是对身体不好,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来解决?如果孩子有了主意,别管能不能实现,一定要写到纸上。这样的做法让孩子感到被重视,感觉好了,解决问题就容易。语言的力量是伟大的。

 

版权所有 上海市徐汇区龙南小学 地址:上海市徐汇区龙水南路龙南五村200号
你是第位访问本站用户 技术支持:上海协赢集团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上海市徐汇区龙南小学 地址:上海市徐汇区龙水南路龙南五村200号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  你是第位访问本站用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