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
一、指导思想:
以区教育局“促进均衡、弘扬内涵、提升品牌、可持续发展”的工作要求为背景,以推进区《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》为方向,以学校“遵循教育规律、和谐稳步发展”为主基调,研究并遵循教学管理规律、学科教研规律、教师专业发展规律、学生成长规律,务实进取、开拓创新,使学校教学在原有基础上和谐稳步提高。
二、主要工作:
(一)抓好教学流程管理,落实工作的有效性
1、备课:
本学期对备课进行三次检查,教导处落实检查要求、内容、时间,检查人员除了教导处,还有学科大组长和各备课组长,使各学科、各年级之间取长补短,互相学习,促进提高。
(1)要求
教学目标、教学重点难点、课前准备、教学过程、两次备课(达到备课总量的二分之一)、板书设计、课后反思、练习设计。
(2)时间
第一周教导处检查教师假期中备课的两周定量。
第八周学科大组长和各备课组长协助教导处进行第2次备课检查,根据检查要求及时发现存在问题,在教研活动中反馈检查的情况,保持优点,弥补不足,提高各学科的备课质量。
第十七周学科大组长和各备课组长协助教导处进行第3次备课检查,通过第二次备课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,检查教师是否根据教研活动中反馈的检查情况进行有效的改进,旨在帮助教师提高备课质量,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。
2、上课:
为了更好地贯彻教学改革的新理念,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,本学期在前一学期工作的基础上,加强听推门课,深入开展实践课的研讨活动。
要求:好上课的教具准备,预备铃响时,教师必须站在教室门口,下课不拖课,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,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,课堂要用普通话教学,课堂板书要做到字体端正、规范、有序。
(1)第二周各备课组制定好上实践课的教师、时间和内容
(2)第三——八周各备课组按照计划在组内进行实践课的交流,并推选一名教师在学科教研组内上校级公开课。
(3)实践课执教的老师针对教学内容写好一篇课后反思,听课教师写好一篇评课心得。
3、作业:
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,减负增效,在教导处规范作业量和教师批改制度的基础上,教导处建立各学科作业的资源库,从而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,资源共享,提高教学质量。
(1)学科教研组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,统一出周末卷和单元练习卷的要求,各备课组对本学期的周末卷和单元练习卷进行收集和整理,期末以电子稿的形式上交教导处留存。
(2)本学期进行两次作业检查,第6周教导处对各学科的周末卷的出卷情况和教师批改情况进行检查。第17周教导处对各学科的常规作业本进行抽查。
4、辅导
教师在努力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,也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,加强对学生的培优补差工作,结合学校生源的情况,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,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。
5、考核
(1)针对本学期三年级面临的学科质量抽样,教导处协助三年级组的语、数、英教师做好区抽样工作。
(2)第7周进行一至五年级的语、数、英质量监控,教师认真做好质量分析,各学科大组做好分析工作,教导处汇总质量分析情况,并进行小结。
(3)学科竞赛要结合学科特点,有层次地开展学科竞赛活动,做到课内外结合,相得益彰,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,并使他们从中体验成功的愉悦。
二、做好师资培训工作,提高教师队伍素质
1、利用外出听课、学习的机会,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外出,学习先进的课堂教学经验。创造条件“请进来,走出去”,多渠道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。
2、继续开展“师徒结对”的带教工作,通过一带一的传授,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。
3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、区各学科的论文、教学实践等各种比赛,使教师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有所收获,业务能力得到提升。
4、本学期校本培训通过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、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、自己学习与讲座指导相结合,注重自我学习,使每位教师通过校本培训在思想上、教学能力上有进一步的提高。
三、加强教研组、备课组的建设,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
本学期要继续加强备课组的教研能力,教研组定时、定点、定内容、定主讲人,教师根据单元内容而定,对教学内容进行有准备的说课,以听课、评课、说课以及业务学习为主,创造性地开展工作,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广大教师学习业务、探究教学、传递信息、提高能力的重要阵地。
四、围绕教学工作,开展务实科研
“以教学带动科研,以科研促进教学”,教师是教育岗位上的生力军,应从教学实际出发,从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中选择适当的问题并有计划地开展课题研究,力求在对教学问题的解决中取得成果。本学期各学科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,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情,确立研究课题,开展务实科研,使科研成果真正为教学服务,让学生受益。
五、工作安排
周次 |
工作内容 |
一 |
教导处制定新学期工作计划 各学科教研组、备课组会议:统一出单元卷、周末卷及科研要求 教导处分别进行第一次备课检查 |
二 |
参加区各学科培训 随堂听课 科研讲座 各教研组制定新学期工作计划,确定教研组的研究课题 |
三 |
随堂听课 各备课组开始进行实践课的交流 |
四 |
随堂听课 备课组教研活动 |
五 |
随堂听课 发成长手册 语数大组活动 |
六 |
进行第一次作业检查 |
七 |
一至五年级进行语、数、英学科的校质量监控并做好质量分析 |
八 |
进行第二次备课检查 制定期中练习计划 |
九 |
做好期中练习和质量分析工作 发成长手册 |
十 |
“五一”长假 |
十一 |
四或五月三年级能力诊断 各备课组推选一名教师在学科教研组内上校级公开课 一年级向家长开展示课 |
十二 |
一年级新生的招收(初定) |
十三 |
学科知识竞赛 |
十四 |
毕业班家长会(初定) |
十五 |
教师对实践课进行反思、小结,教导处对实践课探讨工作进行总结 |
十六 |
各学科教研组完成研究课题 |
十七 |
进行第二次作业检查 进行第三次备课检查; |
十八 |
做好期末练习和质量分析工作 完成各路总结、资料归档工作 五年级毕业班、一年级新生工作 |
2007年2月